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16课 三国鼎立 学案3(含答案)

    • 资源ID:149309       资源大小:114.44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16课 三国鼎立 学案3(含答案)

    1、第第 16 课课 三国鼎立三国鼎立 学习学习目标目标 目标 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 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 2:阅读教材及图片,回顾旧知识,能分析官渡之战发生的背景;掌握曹操能够统一北 方的原因?观察教材官渡之战形势图,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能够复述官渡之战的经过。结 合所学知识,能够分析出袁绍失败,曹操获胜的原因?培养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从讨论中 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重点) 目标 3:阅读教材,观察教材赤壁之战形势图,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能够复述赤壁之战的 经过; 结合所学知识, 合作分析讨论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及教训; 培养从图中

    2、获取有效信息、 从讨论中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重点) 目标 4:阅读教材,记住三国的名称、建国时间、建国者和都城。认识到统一是国家发展的 必然趋势。 自学自学检测检测 官渡之战和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赤壁之战 1背景:东汉末期,东汉王朝形同虚设,政局混乱,各地军阀崛起。 2措施: (1)政治上:把_从都城洛阳接到许,借用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并招揽各种人才。 (2)经济上:采用_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3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背景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北方以_ 和袁绍势力最大 曹操统一北方后,想要统一全国 时间 公元_年 公元_年 结果 _以少胜多,打败袁

    3、绍 _以少胜多,打败曹操 影响 为曹操以后统一_打下了基础 为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国鼎立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三国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魏 220 年 _ 洛阳 蜀 221 年 刘备 _ 吴 229 年 _称吴王,229 年称帝 建业 2三国经济的发展: (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_。 (2)孙吴。 开发江东,_发达,发展海外贸易。 230 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_,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3)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_地区的开发。 当堂达标当堂达标 一、选择题 1. 三国演义 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其中的“借东风”、 “草船借箭”、 “连环

    4、计” 等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下列著名战役与上述故事有关的是( ) A. 城濮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2. 赤壁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这一战役的交战 双方是曹军与( ) A. 匈奴大军 B. 孙刘联军 C. 前秦军队 D. 东晋军队 3. 三国演义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 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你知道其中的“三国”是指( ) A. 魏、蜀、西晋 B. 魏、蜀、吴 C. 吴、东晋、梁 D. 宋、齐、梁 4. 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如图反映的

    5、 是( ) A. 战国兼并图 B. 赤壁之战图 C. 人口南迁图 D. 三国鼎立图 5. 以下是中国古代史上四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曹操参与了两次, 切身体验了“胜负 乃兵家之常事”的说法。这两次战役是( ) 巨鹿之战 淝水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A. B. C. D. 6. 王老师在讲授某一历史事件时, 展示了下图的幻灯片, 王老师讲述的是 ( ) A. 赤壁之战 B. 官渡之战 C. 长平之战 D. 淝水之战 7. 公元 207 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 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的“志向”是( ) A. 统一全国 B. 消灭袁绍 C. 废汉献

    6、帝 D. 建立魏国 8. 歌曲曹操的第一句歌词是“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标志是( ) A. 赤壁之战 B. 官渡之战 C. 220 年,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 D. 229 年,孙权在建业称帝 9.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 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 222 年三国局势的 是( ) A. B. C. D. 10.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 文学家。 下列事件不是曹操所为的有 ( ) A. 迎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B. 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C. 与孙权、刘备联军战于赤壁 D. 220 年,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 1

    7、1.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这首诗描 述的是( )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淝水之战 D. 澶州之战 12.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 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 汉武帝“罢黜百家”-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C. 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D. 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3. 三国时期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联系的国家是( ) A. 吴国 B. 蜀国 C. 秦国 D. 魏国 二、材料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

    8、惫,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1)“今天下三分”是指历史上的哪一时期? (2)为上述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什么? 参考参考答案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国鼎立的历史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官渡之战之 后, 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结果孙刘联合抗曹, 在长江沿岸的赤壁一带, 双方展开了对峙, “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等故事就与这一战役有关,ABD 不符合材料信息, 排除。故选 C。 2. 【答案】B 【解析】208 年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孙刘联军抗击曹操的著名战争。曹操统一北方后,孙权 和刘备共同抗曹,派周瑜在赤壁与曹操决战。孙刘联

    9、军利用曹军不善于水战,用火攻大败曹 操。故选 B。本题考查赤壁之战的相关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准 确记忆历史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3. 【答案】B 【解析】220 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进 入三国时期。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 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 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故选 B。本题考查了三国鼎立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三国鼎立的相关史实。 4. 【答案】D 【解析】图片中的关键信息是“魏、蜀、吴”208 年的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 奠定了三国鼎

    10、立的基础。220 年, 曹丕称帝,定都洛阳, 国号“魏”,史称曹魏,位于北方。 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 史称“蜀”, 位于四川地区。 222 年孙权在建业称王, 国号“吴”, 史称东吴,位于江南地区,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故选 D。本题考查三国鼎立。本题 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5. 【答案】C 【解析】200 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208 年,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决 战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两次著名战役曹操都参与了。符合题意。故选 C。本题考查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个知识点, 重点掌握两次战役的人物曹操。 本题把官渡之战和赤壁之 战及其相

    11、关人物混合考查,学生应牢固识记战役交战双方人物。 6.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官渡之战的相关知识。 根据图中的“曹操、 袁绍、 公元 200 年”等, 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 200 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 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之后曹操率军北渡黄河,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所以 ACD 不正确, 故选 B。 7.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曹操的主要志向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 200 年,曹 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此后军威大振,曹操也更加雄心勃勃,趁势统一北 方,但是南方的孙权、刘备却仍然各雄踞一方,统一大业尚未实现

    12、,曹操有此诗作。故 BCD 错误,A 正确。故选 A 。 8. 【答案】D 【解析】220 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进 入三国时期。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9 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 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故选 D。本题考查三国鼎立,知道 229 年孙权称帝,建立吴 国,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形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三国 鼎立局面的形成。 9.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20 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位于 北方。 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 史称蜀, 位于四川

    13、地区。 222 年孙权在建业称王, 国号“吴”, 史称东吴,位于江南地区,至此三国正式鼎立。可知只有 B 符合题意。故选 B。本题考查三 国鼎立局面。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重点掌握三国鼎立局面。 10. 【答案】D 【解析】220 年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的是曹操的儿子曹丕,不是曹操。故选 D。本题考查 三国鼎立的形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的形成,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 建立魏的是曹丕,不是曹操。 11. 【答案】B 【解析】从题干“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可知是公元前 208 年孙刘联军采取 火攻打败曹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20

    14、年,曹操的儿子曹 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 222 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形成三国鼎立局面。故选 B。本题考查赤壁之战。 掌握三国鼎立的相关知识。 12. 【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是秦国进行的一场变法运动,使秦国走上了富强的 道路,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故 A 项的推论是正确的。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从此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 的大一统,故 B 项的推论是正确的。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丝绸之路的开辟,故 C 项的推论是 正确的。在赤壁之战

    15、中,周瑜指挥孙刘联军用火攻大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 基础。故 D 项这个推论是错误的。故选 D。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实辨析能力。识记中外历史上 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13. 【答案】A 【解析】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故选 A。本题 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 知道三国时期的夷洲即今天的台湾。 解答本题需掌握 卫温到达夷洲的史实。 二、材料分析题 【答案】 (1)三国鼎立时期 (2)赤壁之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需要灵活运用赤壁之战及影响的相关史 实。 (1)本题考查的是三国鼎立。材料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材料中的“今天下三分”是指 历史上的三国鼎立时期。 (2)本题考查的是赤壁之战。在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 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 占四川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注意事项

    本文(第16课 三国鼎立 学案3(含答案))为本站会员(画**)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