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山东省临沂市2020年中考语文三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147810       资源大小:66.54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东省临沂市2020年中考语文三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1、山东省临沂市山东省临沂市 2020 年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2 分)分) 1 (2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蔓 延/瓜蔓 对称 /称 心如意 剥 皮/抽丝剥 茧 奢靡 /风靡 一时 B船棹 /阔绰 揩 油/白头偕 老 咽 喉/难以下咽 迁 徙/阡 陌交通 C掂 量/惦 记 溘 然/恪 尽职守 咀嚼 /咬文嚼 字 殷 红/恹恹 欲睡 D遏 制/拜谒 鞭鞘 /刀剑入鞘 粗犷 /旷 日持久 拮据 /引经据 典 2 (2 分)以下句子中的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医护人员“不记报酬、无论生死”

    2、,写下请愿书,参加疫情防控战斗。 B各地弛援武汉,目前已有 30 只医疗队共 4130 人抵达武汉各医院。 C勤洗手,出门带口罩,是最被频繁提到的两种预防措施。 D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坚定信心,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3 (2 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生活中有些人根本不懂什么艺术,却偏要花大价钱买艺术品,随便摆放一下,显不出 什么品味,只不过是附庸风雅 罢了。 B随着第三方支付等数字金融新业态的普及,隐私问题愈发引发关注,通过加强国家立 法来保护个人隐私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 C桂林山水甲天下,这里的风景美不胜收,漫步美丽家乡,人们喜欢用相机捕风捉影 ,

    3、记录家乡的山川风貌。 D近年来,随着沿河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 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 4 (2 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 A鲁迅的孔乙己 、郭沫若的屈原 、老舍的骆驼祥子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 爱都是小说,他们都是以主人公的名字来命名的。 B古文中“桑梓”常指家乡,女子十五岁称为“及笄” ,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 , “晋 太元中”中的“太元”是年号, 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C契诃夫是俄国作家、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 、 羊脂球等,他 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D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

    4、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纪传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 其一大特色。 唐雎不辱使命 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 5 (6 分)名句默写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苏轼定风波 ) (2) ,湘水无情吊岂知。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 (3) ,半竿斜日旧关城。 (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 (4)一上高城万里愁, 。 咸阳城东楼 (5)饿死真吾志, 。 (文天祥南安军 ) (6)诸葛亮诫子书中阐释过度放纵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 是 , 。 6 (8 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经典咏流传第二季于 2019 年 5 月 11 日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落下帷幕。节 目把中

    5、华经典的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网络平台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上的意境悠远 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央视今日说法 挑战不可能的节目主持人撒贝宁再现舞 台。他的主持,诙谐处,令你笑逐颜开,动情处,让你泪眼婆娑。经典传唱人结合自 身的音乐风格,把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 通过鉴赏团成员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传唱歌曲的专业点评,推动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发展。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朗读诗词,能领悟“穷且益 坚, 不坠青云之志” 的积极坚韧; _, _; _, _ 观众在情感共鸣中, 重新发现经典诗词在当下的价值和力量,从诗词中汲取心灵滋养,获得前行的动力

    6、,那 是真正“让经典再流行” 。 (1)标序号的句子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 第 句,修改意见: 。 (2)第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 。 (3)仿照画线句子,在第 句横线处续写两个句子。 , ; , 。 二、阅读理解(二、阅读理解(48 分)分) 7 (4 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 ,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

    7、句话的理解。 8 (14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 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 “何以战?”公曰: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齐 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

    8、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 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乙)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虏人 过五千,移文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 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 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 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节选自后汉书廉范传 ) (注释)故事:按旧例。虏人:敌人。移文:发文书。传檄:发出紧急公文。 交:交叉。褥食:

    9、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焉 牺牲玉帛,弗敢加 也 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2)下列居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 入见/范乃 令军中褥食 B可以 一战/必以 分人 C故逐之 /自率士卒拒之 D登轼而 望之/虏众盛而 范兵不敌 (3)关于(甲) (乙)两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却被曹刿阻止,说明庄公不懂军事,轻举冒进。 B “望其旗靡,故逐之” ,说明曹刿做事小心谨慎、思考周密,体现了一个军事家应有的 军事素质。 C “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既表明廉范恃才放旷、性格暴躁,也说明廉范是个有担当 的

    10、人。 D “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一方面是因为廉范打败,损失惨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畏惧 廉范。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 (5) (甲) (乙)两文均记叙了以弱胜强的战例,就两个文段来看,鲁国和云中郡战胜强 敌的原因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9 (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 更广泛、 更深厚的自信, 是更基本、 更深沉、 更持久的力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正是其内在的文化精神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 于世界东方。实践表明,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末来、那么,如何才能 真正树立文化

    11、自信? 树立文化自信要以知晓自身的文化家底为基础。中国地大物博,各区域都有自己 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去认真了解、摸清家底。只有知晓中华文化是如此丰 富多彩、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自信才会更有底气。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我们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系统,只是建立在已经发现、知 晓的文化遗产基础之上的,还有很多文化遗产未被发现。比如,甲骨文和简帛作为重要 文化遗产,虽然已经发现和收集了不少,但还有埋在地下、尚末被发掘的。现在,我们 对思想史的认识主要依据的是历代思想家留存的著作,但民间也留存。 有不少思想史的材料如家规族训, 它们呈现了思想史的另外一面, 需要深入挖掘。 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遗

    12、产,也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如云南发现的彝族文字的旧抄 本董永记 ,对于研究彝族孝的伦理具有一定的意义。类似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需要 我们深入挖掘。只有做好文化挖掘工作,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彰显,我们才 能更具文化自信。 当下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挖掘,出版了不少丛书、全集等。 但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研究还是不够。又如,对于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和简帛,需要对 其文宇进行深 解读。清华简被发现之后,不少学者都在持续不断地识读其文字,虽然 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还有亠些更难的文字需要识读。可见,树立文化自信,需要沉下 心来研究我们的文化。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才能更

    13、好树立文化 自信。 (有删改) (摘编自朱万曙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 )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先对文化自信进行解说,然后指出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底气。 C目前,对清华简文字的识读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其中一些文字还有待破解。 D本文采用分总结构形式,主体部分通过层层递进方式加以论证,逻辑严密。 (2)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请简要概括。 (3)文中第三段举三个例子论述观点,是从哪三个层面来论述的?请简要概括。 10 (14 分)现代文阅读 一针一线皆关情 蔡勋

    14、建 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 ,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中说 出,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 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 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渐渐地开始学缝 扣眼、绞襻子、钉扣子。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棉做棉衣,最后学剪 裁。师父手艺高超,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举起尺子打过 来。父亲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怎样打罚都必须忍着,熬过了三年,便有出头之日了。 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 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

    15、活儿。 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画线时 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斗无异。 比如绗棉衣棉裤, 父亲在铺好絮棉的布面上, 左手捏着画粉袋口, 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 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 倚完成一条白线。如此反复,他的徒弟再照线举针绗棉。 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 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 男服多用蜻蜓扣、 春蚕扣 (也 叫一字扣) , 女服多用蝴蝶扣、 菊花扣, 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 树枝扣。 一个个蜻蜓头, 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这种衣服

    16、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 子,着实漂亮。 父亲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父亲 有“两不记” :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随 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 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 他的裁缝工具很简单,裁剪刀、竹尺、皮尺、画粉、手针、顶箍,再就是熨斗。父亲 剪裁时轻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咔哧,咔哧,咔哧,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 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咔!最后一声特别 干脆,

    17、听起来很果断,那肯定是剪刀将出,剪断布头了。 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 那案面上有许多凹坑, 密密麻麻。 有次我看到父亲握着剪刀, 在画有纵横交错线条的布面上,让剪刀随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发出“咚咚咚”的声 响,顿一下,布面一个窝,案板上一个坑。我揣测这种“停顿”绝不是率性而为,一定 是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比如打褶、留岔什么的。案板 上留下的“记号” ,让我长久思索 除了在家等客上门做衣,很多时候是做“乡工” ,也称“上门工” 。这种方法是按天计 收工钱,东家只管三顿饭,不需一件件算钱。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懈怠,只管埋头干活。 平常东家客气,也有上烟上酒的,可父亲从来不

    18、沾,只吃些茶饭。 早年, 父亲行走乡里一直是手工制作, 后来母亲加盟。 不久有了缝纫机,一台“蝴蝶” 牌缝纫机与他们“白头偕老” 。父亲担纲剪裁,母亲负责缝制,从此父母同出同归。小时 候我还没念书,就经常随父母去做“上门工” 。一大早,东家挑一副挑子走在前头,一头 是缝纫机头,一头是机脚,我紧跟父母在后,父亲说我从小就随他吃“百家饭” 。 在乡间,这个行业有个笑话段子: “裁缝不落布,穿个冒裆裤。 ”少时我不解,便问父 亲何意,父亲笑了,告诉我意思是说,如果哪个裁缝不留下布头,那他肯定穿着个没有 裤裆的裤子。父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糗事,每上门做完一家的衣服,他就将剩下的 布头交给东家;若是在

    19、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将剩下的边角布料扎成一绺,塞进衣 主的新衣荷包里。衣主自然高兴,因为这些边角布料又可去做千层布鞋底。 父亲从事职业裁缝五十年,他从手工到机制,见证了民间服装的演变发展,亲自经历 了这些服装的全部制作过程。父亲就像一枚绗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缝暖了家庭, 缝美了生活。 (选自人民日报2019 年 5 月 1 日第 8 版,有删改) 注:襻(pn)子:用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绗(hng) :缝纫方法,用针线固定面 儿和里子以及所絮的棉花等。 (1)作者说“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 ,父亲有哪些绝活?请结合文章内容 分条概括。 (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自然段在

    20、文中的作用。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左手捏着画粉袋口, 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 右手拉粉线, 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 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 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 往右翻去。 (4)文章的标题“一针一线皆关情” ,如果换为“一位行走乡间的裁缝”是否可以?请 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11 (8 分)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根据要求答题。 【甲】秋雨依然下个不停,A 感到脚底下冰冷彻骨,知道是那只靴子的烂底全掉了。他 从到这里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吃这双破靴子的苦头,靴子总是湿漉漉的,走起路来里面 的泥浆扑哧扑哧直响

    21、。现在倒好,一只靴底干脆掉下来了,他只好光脚泡在冷得刺骨的 泥泞里,这只破靴子害得他没法干活。他从烂泥里捡起那片破靴底,绝望地看了看,虽 然他曾经发誓不再骂人,但是这次却怎么也忍不住了。他拎着破靴子走进板棚,在行军 灶旁坐下,解开满是污泥的包脚布,把那只冻得发麻的脚放到炉子跟前。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乙】那个新来的将官,听了这话,立刻笑了起来,面孔有点发红,很天真的,一开口 露出了唇齿间的一个窟窿,这窟窿应是两个门牙占据的地方。这表情显得他有点孩子气 而顽皮, 围坐的每个人都笑了。 .有一天, B 骑着马在路上走, 他的马踢着了一个士兵, 他在马鞍上转身去看士兵,有没有受伤,马受惊

    22、奔逸,把他撞在一棵树上。两个星期后, 他恢复意识时,他发现他的两颗门牙,深嵌在树上。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 【丙】只说 C 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 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C 道: “这屋 如何过得一冬?待雪睛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 思: “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 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 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 着

    23、北风而行。 (节选自水浒传第九回) (1) 【甲】 【乙】 【丙】中 ABC 三个人物分别是: 、 、 。 (2)名著【甲】 【乙】中的 AB 人物成长经历有什么共同点? (3)促使名著【丙】中的人物 C 思想性格发生巨变的是哪件事?他的思想性格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 三、写作表达(三、写作表达(50 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 12 (50 分)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近来,武汉市发生的严重疫情牵动着广大人民的心。武汉的宇文强身在一个大家 族,在除夕的前几天,家人们对于年夜饭有了不同的争论。小强的爷爷说,不管怎么说, 年夜饭还是要一大家子人

    24、聚在一起吃,这是老传统了,亲情不能淡漠;小强的叔叔说, 疫情这么严重,我看要不就取消年夜饭吧;小强的妈妈说,我觉得年夜饭就从简,家里 人一起吃,但互相串门拜年可以改为网络视频或电话拜年,心意到了最重要。你作为宇 文强的好友,你怎么看?请给爷爷、叔叔、妈妈或宇文强本人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 和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 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不少于 600 字;书写工整,卷面美观。 13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半命题作文 一份约定,或关乎友谊,或关乎亲情,或关乎过往,或关乎未来你曾经与

    25、谁约定? 又将这份约定镌刻在何处? 请以“镌刻在 的约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 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2020 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2 分)分) 1 (2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蔓 延/瓜蔓 对称 /称 心如意 剥 皮/抽丝剥 茧 奢靡 /风靡 一时 B船棹 /阔绰 揩 油/白头偕 老 咽 喉/难以下咽 迁 徙/阡 陌交通 C

    26、掂 量/惦 记 溘 然/恪 尽职守 咀嚼 /咬文嚼 字 殷 红/恹恹 欲睡 D遏 制/拜谒 鞭鞘 /刀剑入鞘 粗犷 /旷 日持久 拮据 /引经据 典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读音的掌握。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特别 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 熟练的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解答】Amn/wn;chn/chn;bo/b;m/m; Bzho/chu;ki/xi;yn/yn;qin/qin; Cdin/din;k/k;ju/jio;yn/yn; D/y;sho/qio;gung/kung;j/j。

    27、故选:D。 【点评】中考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字音多而杂,不是 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 2 (2 分)以下句子中的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医护人员“不记报酬、无论生死” ,写下请愿书,参加疫情防控战斗。 B各地弛援武汉,目前已有 30 只医疗队共 4130 人抵达武汉各医院。 C勤洗手,出门带口罩,是最被频繁提到的两种预防措施。 D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坚定信心,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 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

    28、练写, 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A有误, “不记报酬”的“记”应为“计” ; B有误, “弛援”的“弛”应为“驰” ; C有误, “带口罩”的“带”应为“戴” ; 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 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 (2 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生活中有些人根本不懂什么艺术,却偏要花大价钱买艺术品,随便摆放一下,显不出 什么品味,只不过是附庸风雅 罢了。 B随着第三方支付等数字金融新业态的普及,隐私问题愈发引发关注,通过加强国家立 法来保护个人隐私无

    29、疑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 C桂林山水甲天下,这里的风景美不胜收,漫步美丽家乡,人们喜欢用相机捕风捉影 , 记录家乡的山川风貌。 D近年来,随着沿河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 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 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 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用来 形容拍照不恰当,用错了对象; 故选:

    30、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 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4 (2 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 A鲁迅的孔乙己 、郭沫若的屈原 、老舍的骆驼祥子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 爱都是小说,他们都是以主人公的名字来命名的。 B古文中“桑梓”常指家乡,女子十五岁称为“及笄” ,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 , “晋 太元中”中的“太元”是年号, 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C契诃夫是俄国作家、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 、 羊脂球等,他 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D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

    31、辑的一部纪传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 其一大特色。 唐雎不辱使命 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 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作品人物、情节、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 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解答】A有误;郭沫若的屈原是话剧,不是小说。 B正确。 C有误; 羊脂球是法国的莫泊桑的作品。 D有误; 战国策是国别体。 故选:B。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文章的作者、写作背景 和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 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32、5 (6 分)名句默写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 (苏轼定风波 ) (2)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 (3) 一抹晚烟荒戍垒 ,半竿斜日旧关城。 (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 (4)一上高城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洲 。 咸阳城东楼 (5)饿死真吾志, 梦中行采薇 。 (文天祥南安军 ) (6)诸葛亮诫子书中阐释过度放纵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淫 慢则不能励精 , 险躁则不能治性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 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

    33、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 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一蓑烟雨任平生(注意“蓑”的书写) (2)汉文有道恩犹薄(注意“薄”的书写) (3)一抹晚烟荒戍垒(注意“戍”的书写) (4)蒹葭杨柳似汀洲(注意“蒹”的书写) (5)梦中行采薇 (6)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注意“淫”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6 (8 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经典咏流传第二

    34、季于 2019 年 5 月 11 日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落下帷幕。节 目把中华经典的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网络平台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上的意境悠远 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央视今日说法 挑战不可能的节目主持人撒贝宁再现舞 台。他的主持,诙谐处,令你笑逐颜开,动情处,让你泪眼婆娑。经典传唱人结合自 身的音乐风格,把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 通过鉴赏团成员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传唱歌曲的专业点评,推动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发展。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朗读诗词,能领悟“穷且益 坚, 不坠青云之志” 的积极坚韧; _, _; _, _ 观众在情感共鸣

    35、中, 重新发现经典诗词在当下的价值和力量,从诗词中汲取心灵滋养,获得前行的动力,那 是真正“让经典再流行” 。 (1)标序号的句子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删掉“通过” 。 。 第 句, 修改意见: “对传唱歌曲的专业点评” 改为 “对传唱歌曲进行专业点评” 。 。 (2)第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 将“动情处”前的逗号改为分号。 。 (3)仿照画线句子,在第 句横线处续写两个句子。 品味诗词 , 能感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豪迈 ; 吟咏 诗词 , 能体会“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乐观淡然 。 【分析

    36、】(1)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第句,“通过鉴赏团成员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 这一句滥用介词“通过” ,使得主语残缺,应该删除。 “对传唱歌曲的专业点评”谓语残 缺,应该改为“对传唱歌曲进行专业点评” 。 (2) 本题考查标点修改。 第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诙谐处, 令你笑逐颜开, 动情处,让你泪眼婆娑”这是两个分句的并列,应该将“动情处”前的逗号改为分号。 (3) 本题考查语句仿写。 注意仿照例句 “朗读诗词, 能领悟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的积极坚韧”的句式和内容进行仿写,围绕诗词展开,同时引用一句诗歌,简单阐述诗 句的内涵,然后表达出来即可。 【解答】答案: (1),

    37、删掉“通过” 。 “对传唱歌曲的专业点评”改为“对传唱歌曲进行专业点 评” 。 (2)将“动情处”前的逗号改为分号。 (3)示例:品味诗词,能感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豪迈;吟咏 诗词,能体会“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乐观淡然。 【点评】要解答好综合性阅读试题,必须做到:1、善于运用积累,有效调用知识。2、 仔细揣摩题意,提炼答题信息。3、发散多种思维,合理展开想象。 二、阅读理解(二、阅读理解(48 分)分) 7 (4 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

    38、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 ,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分析】 这是一首即兴感怀之作。 “穿林打叶” 指雨急风骤; “何妨” , 是我行我素; 吟啸, 徐行,指态度从容。 “竹杖芒鞋”是平民生涯;骑“马”是官宦气派。 “一蓑烟雨任平生” , 在风雨中行走,乃平生常风,任其自然,有何可怕?表露“我心坦然”的态度。 “也无风 雨也无晴” , 将全词意境和情绪作一总收束。 通过冒风雨前行的活动经历, 悟出人生哲理, 表明处世态度。 【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写作特色的理解能力。 作者能从生活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并用朴素的语言表达出

    39、来,是解答此题应紧扣的要点。 “于简朴中见深意”是对该词写作 特点一个很好地概括。如: “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莫听”表现了作者在风雨面前毫不 在乎的态度,从而反映出作者旷达的处世态度; “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何妨”写出了作 者在风雨面前还要吟咏着诗句悠然信步,表现了作者对自然风雨和生活厄运的挑战; “一 蓑烟雨任平生”中的“任平生”则是突出诗人内心的豁达。 答案: 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 “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 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 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所以“于简朴中见深意”的评语十分恰当。 【参考

    40、译文】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竹杖和芒鞋 轻捷的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我披着一身蓑衣,只管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微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一 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点评】诗歌形象鉴赏方法: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 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提示或暗示。 2抓住诗歌关于物的描写。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物的形象,表现物的特 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3体察写作意图,注意写作手法。古人写诗时,常通用含

    41、蓄、双关、象征等手法,明言 此而实言彼。所以,我们在分析物的形象时,有时不能只就文字表面意思进行分析,要 注意体察诗人的写作意图,结合诗人身世际遇,展开联想。 8 (14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 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 “何以战?”公曰: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公与之

    42、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齐 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 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乙)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虏人 过五千,移文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 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 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

    43、者千余 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节选自后汉书廉范传 ) (注释)故事:按旧例。虏人:敌人。移文:发文书。传檄:发出紧急公文。 交:交叉。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焉 参与 牺牲玉帛,弗敢加 也 虚夸,夸大 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抵挡,对抗 (2)下列居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A乃 入见/范乃 令军中褥食 B可以 一战/必以 分人 C故逐之 /自率士卒拒之 D登轼而 望之/虏众盛而 范兵不敌 (3)关于(甲) (乙)两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却被曹刿阻止,说明庄公不懂军事,轻举冒进。

    44、 B “望其旗靡,故逐之” ,说明曹刿做事小心谨慎、思考周密,体现了一个军事家应有的 军事素质。 C “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既表明廉范恃才放旷、性格暴躁,也说明廉范是个有担当 的人。 D “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一方面是因为廉范打败,损失惨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畏惧 廉范。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 (5) (甲) (乙)两文均记叙了以弱胜强的战例,就两个文段来看,鲁国和云中郡战胜强 敌的原因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分析】 【参考译文】 【甲】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 自己。他的同

    45、乡说: “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 “当权者 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 “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 公说: “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 “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鲁庄公说: “祭祀神灵的牛、羊、 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 ”曹刿说: “这只是 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说: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 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曹刿回答说: “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 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

    46、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 “现在不行。 ”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 “可以击鼓进军了。 ”齐军溃败。鲁庄公 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 “还不行。 ”说完就下了战车,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 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 “可以追击了。 ”于是追击 齐军。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 “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 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 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盛,

    47、所以才战胜了 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我看他们车轮 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 ” 【乙】廉范是赵将廉颇的后代,担任云中郡太守。一天,正遇到匈奴大举入侵边塞,按 照以往方式,胡虏人马只要超过五千人,就要向旁边的郡传送书信。官吏想发紧急公文 求救,廉范不同意,亲自率兵抵抗敌人。但敌兵人数众多而廉范兵力太少不能对抗。刚 好太阳下山,廉范命令士兵将两个火炬交叉绑扎,手持一端,点燃三端,在军营中星状 排列,敌兵远远望见火炬众多,认为汉军救兵到来,十分惊恐。等到天亮快要撤退时, 廉范边命令士兵在睡垫上吃饭。清晨前往敌阵,一会儿,杀了数

    48、百个匈奴人,敌人自相 踩踏,死者有一千余人,从此匈奴不敢再侵入云中了。 【解答】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 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句意: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间:参与。 句意: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加:虚夸, 夸大。 句意:但敌兵人数众多而廉范兵力太少不能对抗。敌:抵挡,对抗。 (2)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 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乃:于是,就/乃:于是,就; B以:凭借/以:把; C之:结构助词,的/之:代词,指匈奴; D而:表承接关系/而:表并列关系


    注意事项

    本文(山东省临沂市2020年中考语文三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画**)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